探究贺兰山岩画的色彩之谜——银川唐中科学微电影冲击全国大奖

本文发布于:2014-09-30 来源:新消息报

 

    科学和影像碰撞,能激发出孩子们什么样的创新火花?事实证明,孩子们会给出意想不到的答案。这不,2014年第五届“熊博士”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已经进入网络投票阶段,经过专家评委的一轮评审,选出了65项优秀作品,从现在起到10月20日,登录第五届“熊博士”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活动官网(casvf.cyscc.org)即可投票。入围优秀作品将于今年11月上旬在河南郑州举办展评活动和表彰奖励。
    值得一提的是,在这65项优秀作品中,由银川唐徕回民中学西校区制作的一个科学微电影《石映岁月——贺兰山岩画色彩之谜》入围,有望冲击一等奖。9月26日,记者采访了制作这个微电影的老师和同学。


闪光耀老师(中)与他的学生徐嘉诺(左)、温佳宇

 

    1.义务讲解员的经历触发创新灵感

    “熊博士”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以新媒体为载体,鼓励青少年利用视频介绍、动漫作品、微电影拍摄、科普游戏设计等影像作品方式,进行以生态环保、低碳节能、安全健康、防灾减灾、发明创造、创新创意等方面为内容的科学探究。本届“熊博士”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主题为“探究科学,放飞梦想”,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和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共同主办。

    银川唐徕回民中学的科学微电影《石映岁月——贺兰山岩画色彩之谜》的作者是该校两名初中生徐嘉诺和温佳宇,指导老师是信息技术老师闪光耀和刘炜,两名学生的语文老师朱洁则是文字指导。

    徐嘉诺和温佳宇是好友,两人平时喜欢看书,还喜欢中央台播放的科教类电视节目。在参与这次科学影像节之前,她们对电脑知识知之并不多。之所以选择关注贺兰山岩画的色彩之谜,源于徐嘉诺在贺兰山岩画从事义务讲解员的经历。她说:“每个假期,我都会到贺兰山岩画做义务讲解员,对岩画的图形和色彩很感兴趣,我觉得岩画也能代表宁夏,所以这次参加影像节,我们就决定做这个内容。”

    指导老师闪光耀告诉记者,银川唐徕回民中学一直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,从2011年开始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,往年主要是高中生参与,今年初中生首次参加,没想到表现不俗。为了准备这项赛事,他们从2013年冬天就开始着手,“我们学校有科技活动周,学生自愿参加,按照兴趣爱好分成不同的小组,以此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实践和探究能力。因为平时学习和教学比较忙,这个微电影一直到今年7月才制作结束。”

    2.微电影最难在后期制作

    科学微电影《石映岁月——贺兰山岩画色彩之谜》时长7分钟,通过对彩色岩画历经千年风雨依然艳丽的发问,两名学生通过实验和多方求证,试图揭开岩画的色彩之谜。

    徐嘉诺说,为了验证贺兰山岩画的色彩之谜,我们根据老师的指点,购买了相应的实验用品,包括明胶、氧化铁等,再将不同的实验材料按照比例调配到一起,涂抹在从贺兰山中捡来的岩石上,放进烤箱烤15天后,再涂上有腐蚀作用的化学品,以此验证不同材料的着色效果,并找专家答疑解惑。

    尽管最终呈现出来的科学微电影只有7分钟,但因为没有拍摄和剪辑经验,徐嘉诺和温佳宇拍了20多集,时长十几个小时,仅实验过程就反复拍了好几次。此外,初次做实验时,由于放学时间太紧,她们来不及去买动物血,徐嘉诺的爸爸便自告奋勇,献出自己的血。爸爸的支持让徐嘉诺感动不已。

    如今,回顾这次参赛经历,两名同学说比赛让她们改变了很多,变得开朗大方,敢于和人打交道,更有自信心了,对知识的探究意愿也更强了。

    3.“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”

    据自治区科协工作人员杨锐介绍,这次比赛我区共有26个作品参赛,其中25个都是中小学生创作的,作品中23个是科学微电影,3个是科普动漫。与往年相比,今年的参赛作品更有宁夏特色,围绕宁夏这一主题,作品的质量也更高,内容、画面及拍摄技巧能有效结合。

    在闪光耀老师看来,学生们的潜能其实是很大的,他们的作品都很有意思,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。他说,今年银川不少人行道的树坑内铺了红石子,大家都很好奇,这些石子有什么用处?经过求证园林部门,学生得知红石子主要是起到美观、保湿的作用。为了验证是否如此,学生们开始做实验,最后发现,红石子确实能防止水分流失,但如果把用园林工人修剪下来的树枝打碎成渣来保湿,效果更好,且树枝碎渣比红石子更节能环保。有的学生做了“猕猴桃催熟记”的实验,有的学生探究了“臭豆腐是怎样炼成的”,有的学生实验了“好水就在你身边”等。学生们通过实验,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,更激发了求知欲。

    “我以前在唐中高中部带过做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,有些学生大学甚至研究生毕业后,还对我说‘觉得高中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动手实践的时候’”。在闪光耀老师看来,参加科学影像节能让孩子锻炼动手能力,把电脑、实验与很多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,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。但现在家长都很实际,觉得参加这些比赛对孩子将来中考没有多大用处,不太愿意让孩子将时间花在这上面。另外,不少孩子眼高手低,不愿意动手,觉得自己都会了,但其实动手之后就是另外一回事了。还有,专职科学老师的缺乏,使得学生们的实验探究和综合实践课缺乏更深入的指导,这些都让他挺头疼。


●延伸阅读

    优秀作品等您投票
    2014年第五届“熊博士”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已进入网络投票阶段。本届“熊博士”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收到的作品中,其中微电影作品有1183项,科普动漫作品有232项,科普游戏设计作品有71项。9月20日-10月20日期间登录第五届“熊博士”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活动官网(casvf.cyscc.org)即可了解入围优秀作品以及相关大赛信息,并参与网络投票,为您最喜爱的优秀作品投出宝贵的一票,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参与科学研究。

    具体投票网址http://casvf.xiaoxiaotong.org/vote2014/content.aspx?id=6133

 

(报道转载自《新消息报》2014年9月30日第34版 http://sz.nxnews.net/xxxb/html/2014-09/30/content_553273.htm

文章主题词:
(作者:焦小飞)
评论(0)